凱爾特人重建計劃?處理射手,簽勇士冠軍內線
當前聯盟各隊的實力日漸均衡,已經多年未出現衛冕冠軍的盛況。一支球隊想要連續打進總決賽,也變得愈發困難。這除了受到傷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外,聯盟為了防止某支球隊獨大,通過巨額投資來壟斷比賽,也實施了嚴格的懲罰措施。因此,許多曾經戰績卓越甚至剛剛奪得總冠軍的球隊,卻選擇在巔峰時期拆隊。
作為擁有24次總冠軍榮譽的凱爾特人隊,就是這一現象的典型例證。上賽季受困于傷病以及多名球員狀態下滑,凱爾特人連東部決賽的門檻都未能觸及。賽季一結束,綠軍管理層果斷決策,清理了朱-霍樂迪和波爾津吉斯,以減輕薪資壓力。然而,凱爾特人并不想就此推倒重建。他們早先的操作顯示出了不同的意圖。
首先,他們以虧本的價格處理了射手喬治-尼昂。上賽季,喬治-尼昂場均能夠貢獻9.9分和3.4個籃板,是典型的四號位炮臺,三分球命中率超過四成。今年夏天,隨著波爾津吉斯的離隊,凱爾特人將喬治-尼昂作為添頭引入隊中。然而,綠軍并未打算長期留下他。相反,他們用喬治-尼昂搭上兩個次輪簽,換來了新秀路易斯。這位新秀在大學期間就有不俗的表現,場均可以拿到18.2分、7.2個籃板和2次助攻的數據。這樣的操作既進行了人才的淘寶挖掘,又成功實現了省錢降稅的目標。
與此同時,凱爾特人還簽下了布歇,這無疑是提升了球隊前場的厚度。布歇以一年底薪加盟,幾乎沒有任何風險。他雖然剛進聯盟時并未獲得太多機會,但隨后在猛龍隊的成長令人矚目,一直是內線的主要輪換球員。即使在過去的24-25賽季中,布歇的表現也十分出色,場均能夠拿到10分和4.5個籃板。特別是在對陣老東家勇士的主場比賽中,布歇幫助猛龍取得了意外的勝利。
鑒于今年夏天凱爾特人失去了兩大中鋒波爾津吉斯和霍福德,內線只剩下迪爾曼、克塔和加爾扎等球員,因此補強成為了必然的選擇。簽下布歇,凱爾特人希望他能夠填補內線的空缺。在整體實力不算強勁的東部聯盟中,凱爾特人或許有機會再次爭取一張季后賽的門票。這一系列的戰術調整和人員變動,無疑為凱爾特人隊未來的比賽增添了更多的看點和期待。